摘要:云南職稱論文發(fā)表 云南高考志愿填報 昆明高考志愿填報 云南知識產權代理 實用新型專利 軟件著作權 MBA論文 MPA論文 EMBA MEM 論文 MSE論文
本文為作者授權中國版權雜志(ID:chinacopyright2017)微信公眾號首發(fā),中國版權服務(ID:CPCC1718)經授權轉載。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lián)系編輯,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1
ANTHONY PERRY ROYSTER JR是美國著名的鼓手。2016年4月20日,成都繁熙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向ANTHONY的經紀人發(fā)出演出邀請,并在邀請郵件中告知該演出將由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播出,ANTHONY的經紀人則提出雙方應通過Skype談妥具體細節(jié)后方可播出。后ANTHONY參加了2016年7月9日至7月10日由繁熙音樂公司在華僑城大劇院舉辦的“2016繁熙音樂國際鼓手節(jié)”活動,并于2016年7月9日進行了時長約為1個小時的“drum solo”的現場表演,其中包括了有伴奏表演和無伴奏的即興表演。表演過程中,主持人通過中英文播報的方式介紹了鼓手節(jié)的表演要通過樂視進行直播。
根據繁熙音樂公司與樂視信息公司簽訂的協(xié)議,樂視信息公司享有“2016繁熙音樂國際鼓手節(jié)”的演出節(jié)目獨家互聯(lián)網直播及信息網絡傳播權(含獨家維權權利),樂視信息公司僅應向授權平臺提供授權內容的直播、點播服務。在樂視信息公司經營的樂視視頻(域名:http://www.le.com)中搜索“繁熙”,在該網站中可以觀看名為“直播實錄:Tony Royster Jr.表演(2016成都繁熙國際鼓手節(jié))”的節(jié)目。點擊播放視頻時,出現廣告界面,在左上角有“會員免廣告”,點擊直播實錄時顯示播放量4.5萬次,“直播實錄:Tony Royster Jr表演”的播放量是5 330次。
ANTHONY認為,樂視信息公司和繁熙音樂公司未經許可,對其表演進行現場直播和網絡傳播的行為嚴重損害了ANTHONY作為表演者根據著作權法第三十八條所享有的權利,即作為表演者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以及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表演者權,二者構成共同侵權,應承擔相應侵權責任。ANTHONY遂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ANTHONY在鼓手節(jié)上表演的內容,包括有伴奏和無伴奏的表演,均包含了對節(jié)奏和旋律的選擇、安排,融入了ANTHONY獨特的個性特征和對音樂的理解,且該表演以鼓曲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且能夠復制。因此,ANTHONY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表演者,其對涉案表演享有表演者權。樂視信息公司在其經營的網站樂視視頻上通過互聯(lián)網向公眾提供涉案表演(包括直播和傳播),而其提供的涉案表演系通過與繁熙音樂公司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取得的,因此,可以認定樂視信息公司與繁熙音樂公司共同實施了在樂視視頻傳播涉案表演的行為。一審遂判決樂視信息公司、繁熙音樂公司連帶賠償ANTHONY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計25萬元。一審判決為生效判決。從繁榮文化市場、促進社會進步的制度初衷出發(fā),法律既要鼓勵作品的創(chuàng)作,也需保護作品的傳播,二者缺一不可。我國《著作權法》第一條即開宗明義地要求“鼓勵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創(chuàng)作展現出作品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其中凝聚了作者在素材收集、主旨構思、框架搭建以及表達形成中所付出的心血,讓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觀點擁有了一種得以具體展現的外在形態(tài),因此著作權法賦予創(chuàng)作行為以著作權,體現出法律對智力勞動的鼓勵和保護。同時,著作權法又創(chuàng)設了與著作權相關的另一種權利——鄰接權,其包含有出版者權、表演者權、廣播電視組織權等多種類別。鄰接權的目的即在于保護作者及他人在以出版、表演、廣播等方式傳播作品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勞動。作品只有被合法地傳播出去,其中蘊含的知識文化、思想情感才能傳遞給普羅大眾,社會才能進步;也只有在作品傳播的過程中,作者的經濟利益才能得以實現,也才會有新的動力投身于新的創(chuàng)作之中。因此,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好似奔向上述立法目的的兩條腿,離了誰也不行;同時,作品的傳播以作品的創(chuàng)作為基礎,鄰接權的產生也應以著作權的取得為前提,比如廣播他人作品的行為會產生廣播電視組織權,但在廣播作品之前應先取得作品廣播權的授權,否則將構成侵權。未經許可傳播他人作品的行為,即便客觀上也起到了文化傳播的效果,但該傳播行為并不會產生受著作權法保護的鄰接權,因為它欠缺了合法的權源。二、表演行為屬于獨創(chuàng)性較為突出的傳播行為所謂表演,是指直接或者借助技術設備以聲音、表情、動作公開再現作品的活動。有相當一部分作品,比如音樂、歌曲、劇本等類別,主要是通過表演行為(演奏、演唱、演出)將紙面上的、符號化的作品內容予以具現化、直觀化、形象化,使得公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表演行為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作品傳播方式。根據上文分析,表演行為要產生鄰接權之一的表演者權,前提在于先取得著作權之一的表演權的授予,否則表演者無權對作品予以表演。司法實踐中,原告若以表演者的身份主張權利,法院在判斷被告是否實施了侵權行為之前,應對原告有無合法權源,即原告能否證明作者曾許可其表演作品進行審查,而被告往往也會提出權源上的質疑。原告若沒有合法取得作者的授權,即便其為作品的表演付出了勞動,也不能以表演者權人的身份主張權利;相反,他還可能侵犯作者基于作品所享有的表演權(免費表演除外)。在這種情況下,對他人非法傳播作品表演的行為,可由作者出面予以制止。另一方面,表演者在表演作品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其掌握的表演技巧,通過對節(jié)奏、時機、韻律的判斷和選擇,以及個人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讓作品鮮活地呈現在受眾面前,其中不僅展現出表演者的表演水平,也打上了表演者個人風格的烙印,有其獨特的表演形象。很明顯,表演并非是一種簡單再現作品的過程,而是融入了表演者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復合型傳播行為。基于此,我國《著作權法》第三十八條特別規(guī)定:表演者享有表明表演者身份、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權利。這是有別于其他同樣基于作品傳播行為而產生的鄰接權種類的。將表演中的獨創(chuàng)性部分擴大到極限,便為即興表演,也即完全脫離他人已有作品的一種表演方式。相較于普通表演而言,即興表演是表演者對表演技巧的極限演繹。它對表演者的表演水平、應變能力、藝術修養(yǎng)有著更高的要求。相應的,即興表演凝聚了表演者更多的智力勞動,其獨創(chuàng)性的特征十分突出。從舉輕以明重的角度,基于保護獨創(chuàng)性智力勞動的立法精神,即興表演更應獲得著作權法給予的表演者權保護。但是,上文已述,即興表演是完全脫離他人已有作品的表演形式,缺乏作品著作權作為權源,似乎并不能派生出表演者權。此情此景下,如何對即興表演給予保護?筆者認為,即興表演只是脫離了已有作品,但并不意味著與作品徹底“絕緣”。實際上,即興表演可視為作品創(chuàng)作與作品表演同時進行,創(chuàng)作者與表演者合二為一。當作品迅速在表演者的腦海中構思、成形時,展現作品的動作、表情、語言、唱腔、旋律同步出現在人的肢體、五官、嗓音或樂器上。而連接作品創(chuàng)作與表演,并使兩者齊頭并進的“紐帶”就是表演者深厚的藝術功底?;谏鲜龇治?,即興表演者獲得表演者權并不存在理論上的障礙;同時,他也可以作者的身份主張權利?;氐缴鲜霭讣?,作為鼓手的原告選擇以鼓手的身份主張權利,法院最終予以支持,該判決符合著作權法的立法精神。同時,原告即興表演所形成的鼓譜,也屬于應受保護的作品,因此他若以著作權人的身份提起訴訟,也是走得通的。
本期主編 | 李睿嫻
本期責編 | 李劼
本期排版 | 白雅坤
來源: 中國版權雜志 ,作者王曉
昆明職稱論文發(fā)表 曲靖職稱論文發(fā)表 大理職稱論文發(fā)表 玉溪職稱論文發(fā)表 保山職稱論文發(fā)表 麗江職稱論文發(fā)表 紅河職稱論文發(fā)表 西雙版納職稱論文發(fā)表 德宏職稱論文發(fā)表 昆明碩博論文寫作 云南碩士論文寫作
云南邁勝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QQ55568138